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

泉港前黄孕育“三良吏”

来源:泉州晚报 发布时间:2018-10-26 14:51

 

“三孔井”年代久远,寓意“三元及第”。

黄文惠一族以诗礼传家著称。黄文惠病逝后,上司追认他为“西蜀循良”,这是对其官宦生涯的无声喝彩。

黄文惠画像

黄云蒸画像(黄国风 供图)

黄瑶观画像(黄国风 供图)

文峰宫古为文峰社学所在地,宫内现有大量彩绘画,栩栩如生。

    古时,官吏若能入选志书中的“良吏传”,那是对其品行、作风和政绩近乎极致的肯定了。当然,历朝历代“良吏”的门槛都很高,大致必须符合廉洁公正、勤政为民、品德高尚等条件的官员,才有资格入选。泉港区前黄镇的前黄村,在明清时期,一下子出了黄文惠、黄云蒸、黄瑶观三位“良吏”,成了有口皆碑的“良吏村”。 □本报记者 吴拏云 文/图(除署名外)

    千年等来三良吏

    在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的黄氏祠堂牌楼口前(即前黄古街中段),有一口开凿于宋哲宗元祐三年(1088年)的“三孔井”,又称“黄理井”,井水水质清冽甘甜,大旱不涸。该井深12.5米,井盖直径1.8米,井口呈圆状,上面有三个圆形井孔呈“品”字状分布,每孔直径约为0.35米。

    据泉港区政府文化顾问团成员黄惠龙介绍,古时这口井是整个前黄村居民生活的重要水源,每个井孔只能容纳一只小桶放入,因成年累月取水,该井井沿被提水木桶上绑着的绳子磨出了深浅不一的沟痕。这些斑驳的痕迹,恰是前黄村悠久历史的见证。

    据说,该“三孔井”是前黄黄氏开基祖黄理徙居此地后,仿效祖籍地莆田涵江黄巷黄岡祠前的水井而建置的,寓意“三元及第”。有意思的是,在前黄村近千年的发展历史当中,虽没等来“三元及第”之人,却先后出了3位古之良吏,他们同样名垂青史。

    雅致故居旧时光

    古人云:“德者,才之帅也;才者,德之资也。”道德、品行在古代是衡量各级官员优劣的最重要尺度,才能甚至还居其后。如果一个朝代良吏多,能亲民,上下和顺,政治就会清明许多,难怪唐朝著名边塞诗人高适要发出“良吏不易得,古人今可传”的惊叹。

    黄惠龙在查阅清道光本《福建通志》后发现,由明至清,能入选“良吏传”(亦称“循良传”)的泉港人仅有5位,其中3人便来自前黄镇前黄村,他们就是明代的黄文惠以及清代的黄云蒸、黄瑶观。在《惠安县志》(前黄古属惠安)中,亦有同样的记载。

    在泉港区前黄镇纪委书记林锃锭和黄惠龙等人的带领下,我们参观了位于前黄村西部的黄文惠故居。这是一座三进二天井七间张、气势轩昂的闽南式古建筑。据介绍,该故居始建于明熹宗天启六年(1626年),后因遭回禄之灾,毁于一旦。清世宗雍正二年(1724年),由黄瑞鳌(曾任安徽舒城知县)按原貌重新修复;2007年、2015年再历修缮。近观此宅,大门做单塌寿处理,简约明朗,门额处悬挂“黄文惠故居”匾额,应是近年新制的。进入大石埕,只见整座建筑白石红砖墙体,中为悬山式屋顶,所有燕尾式屋脊,翘指苍穹。整体而言,有着闽南传统民居对称、严整的建筑性格。踱步而入,发现中厅及回廊厅等处如今已辟为前黄村历史文化展示点,墙堵上悬挂着历代以来众多前黄名人的画像及其简介,令人观之兴叹。中厅横梁上悬挂着红底鎏金的“西蜀循良”匾额,分外耀眼。故居后落中设公妈龛“孝思堂”,内祀黄氏历代祖先灵位。龛左悬有黄文惠巨幅画像,右侧则悬挂其夫人杨氏的画像,画功不俗,人物栩栩如生。“孝思堂”两侧的扇板上写道:“一门三出仕,六世四登科”。足见此为书香门第,簪缨济济。

    黄云蒸故居位于前黄村西南处,坐东北朝西南,由围墙东厢房、围墙、前埕、二进三间张古大厝组成,整座建筑淡雅大方。围墙偏西大门的东侧有棵浓荫蔽日的梧桐树,更点缀着故居的古老沧桑。据介绍,该故居始建于明崇祯二年(1629年),历代曾多次修葺。前埕的东侧是东厢房,东厢房墙壁与南面围墙、围墙偏西大门、西面围墙等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高大的庭院,围墙均用方条石砌成,呈现质朴之美。大门顶端是辉绿岩制成的石匾额,镌刻“黄云蒸故居”五个大字。厅前横梁悬有“进士”“明经”“举人”等匾额,厅前柱联曰:“文献启螺阳清世羽仪吾祖甲科首冠,政绩留陕右源远宗功诸孙德泽长绵”,缓缓地叙述着黄云蒸的事迹。

    黄瑶观故居位于前黄村西园自然村东,坐东向西,这是一座古朴典雅、崇宏别致的建筑。据说是黄瑶观的父亲黄其宗于清康熙七年(1668年)始建的。2011年由其后裔捐资重修。故居系硬山式屋顶,三进二天井五间张格局。大门顶端镌刻“黄瑶观故居”横匾,两侧楹联书刻:“东观读新书群推天下无双士,西园传旧德应育闽南第一人”。走入大门,左、右墙壁上分别嵌镶两方水磨光亮的辉绿岩碑刻——“黄瑶观传略”与重修该故居碑记。穿过天井,登上中厅,但见厅前横梁上悬挂着红底鎏金的“循吏之风”匾额,除此之外还有“进士”“会魁”“举人”“贡生”等匾额,踏入此地,犹如登陆一处文化精神家园。

    三座名人故居都以其幽雅别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如今,不时有游人到此参观,追忆良吏的感人事迹。

    西蜀循良留传奇

    1985年重印的《惠安县志·卷24·循良》中对于“循良(即良吏)”有一番颇值回味的评述:“是故政不以操切为功,必以子谅为本。无赫匕之名,有闷闷之俗,人益思之。传曰贤其贤,亲其亲,乐其乐,利其利,此以没世不忘也。呜呼,其诒泽远矣。人物志中传循良。”“赫匕之名”是指声名显赫;“闷闷之俗”语自《老子》的“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”,是不做声、无计较心的意思。良吏或许没有名宦的声望,也没有惊世骇俗的卓绩,但他们更接地气,有时候对于地方的和谐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

    黄文惠,原名廷锡,字仲晋,号朋五,明代惠北六都鳌塘铺前黄乡(今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)人。道光本《福建通志》中“明·人物·良吏传”载称:“(文惠)知合州,州土沃民富。文惠廉介自励,俸入外,不苟取一钱。州人徐某,为御史其子,应试求首拔,不许。御史闻而益重之。”合州即今重庆合川区。这段描述虽只寥寥数语,却已把黄文惠廉洁奉公、不媚权贵、刚正不阿的良吏形象,摹画得有血有肉。文惠在合州任知州时,除领取自己的官俸外,从不随意拿当地百姓的一分一厘。对御史的儿子应试时要求“开后门”的无理要求,也敢当面怼回,守住了纪律底线。这样的良吏,老百姓怎么会不拥护呢?

    南明时期曾任兵部右侍郎的王忠孝,在他为黄文惠所撰的墓志铭中还记载了一桩奇事:合州有一对权势熏天的官宦父子,平时作恶乡里,乡人对之厌恶至极。有一天深夜,儿子从朋友处饮酒后返家,被仇人跟踪并杀死在半路。杀人者逃亡并藏了起来。这位当爹的蛮不讲理,找不到“背锅”的就以谋杀罪控告儿子的朋友,欲使其被判极刑来给儿子陪葬。黄文惠经过周密的调查,认定这位朋友是被冤枉的,予以当堂释放。然而由于真正的杀人者没有逮捕归案,黄文惠遭弹劾而被革职。消息传开后,有一天,凶手在街市上高声喊道:“杀人者是我,岂能连累贤德的知州!”主动露面,自首伏罪。由此,黄文惠被朝廷恢复原职。《福建通志》等志书也记载了这件奇闻。此事足以证明黄文惠在民众心目中的分量,其贤德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。

    黄文惠的墓志铭还称:“(文惠)将内升,以疾卒于官。榇回之日,士民吊奠哭送,相望于道。上宪赠匾曰:‘西蜀循良’。”黄文惠病逝后,上司追认他为“西蜀循良”,这是对其官宦生涯的无声喝彩。

    爬剔疾苦兴德政

    黄云蒸没有像黄文惠那样的传奇故事,但是他在地方事务的处理上,似乎更胜一筹。黄云蒸,字太矞,清世祖顺治九年(1652年)壬辰科进士,任陕西省凤翔府陇州(今陕西省宝鸡市陇县)知州。据《福建通志》载称,该州崇山峻岭,林木繁茂,盗贼活动猖獗。陇州城内被八旗满族等显贵人丁霸居,普通百姓不敢进入定居。邻近的云南省、贵州省很不安定,往来运输物资常遭驿兵骚扰。百姓被盗贼和兵役折磨得苦不堪言。黄云蒸一上任,就严厉搜捕盗贼,清除驿兵骚扰运输的弊病,从而使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。除此之外,黄云蒸还派人四处劝说流民前来开垦荒田,对于开荒者,既可免除徭役,又可减免赋税。如此一来,百姓手中有了余粮余钱,更加乐意支援陇州建设了。于是,黄云蒸组织官民修桥筑城,陇州为之振兴。黄云蒸有感于旧州志早在火灾中付之一炬,于是殚精竭力搜辑资料,重新编纂了一部《陇州志》(7卷)。在陇州任官十年,黄云蒸治政的成绩在关中各州县排名第一,因而被朝廷提拔出任员外郎。可惜他还没上任就病逝了。

    黄瑶观,字宾于,清乾隆元年(1736年)丙辰科进士,任山东省青州府安邱县(今山东省潍坊安丘市)知县。据《福建通志》记载,黄瑶观面对自然灾害频发时,毫无惧色,在赈灾救民方面曾发挥过重要作用。黄瑶观上任时,正逢安邱县大旱,庄稼无收。在朝廷决定赈灾的情况下,他开仓发粟救济了大量饥民。为更妥善地发放救济粮,他责成全县衙役要亲手将粮食送给灾民,不得经他人之手转交,以防营私舞弊。赈灾点也是酌情分布,方便灾民领取粮食。第二年,山洪暴发,大水淹至官仓。黄瑶观亲自督工抢堵决口,加固河堤。第三年,安邱县惨遭连天暴雨袭击,农作物全被淹死。黄瑶观勘察灾情后,又禀奏朝廷获准赈灾。在赈济灾民的过程中,他有条不紊地安排登记造册等工作。黄瑶观办案公平公正,常以法度教化百姓,从而减少地方犯罪率。对于衙门借调人员,黄瑶观不时规劝他们秉公做事,并说:“我最痛恨那些凭着滥用武力、严酷压榨来博取‘能吏’虚名的人了!”黄瑶观在安邱县任职三年就去世了。安邱县官民对他感恩戴德。之前,惠安籍的陈犹龙也曾在此任知县,亦有善举德政,于是,民间便有歌谣赞称:“前有陈(犹龙)公,后有黄(瑶观)公。”可以说,黄瑶观的宦绩美名是他鞠躬尽瘁,拿命去换来的。

    明末清初“江左三大家”之一的钱谦益称:“爬剔疾苦,扶养小弱,可谓良吏矣!”回想黄文惠、黄云蒸、黄瑶观的所作所为,确实是做到了一位良吏所应有的贡献。

    社学书香弥久远

    漫步在前黄古村落之中,随处可见一座座饱经风霜的旗杆夹座,它们古朴庄重,是古代前黄人诗礼传家、文武兼备的象征。黄惠龙告诉我们,自宋元丰七年(1084年)黄理开基以来,前黄黄氏已繁衍37代,代有英才。科举方面,这里先后出了文武进士7人,举人5人,贡生8人,在古代较偏远乡村之地,能有如此成就,实属不易。

    在前黄村东部有一座文峰宫,今又称“天后行宫”。该宫始建于明隆庆二年(1568年),上厅横梁悬挂着明隆庆四年(1570年)惠安知县叶春及亲撰的“灵宣海国”匾额。主殿祀奉“天上圣母”(林默娘)、“顺天圣母”(陈靖姑)、“开闽王”(王审知)神像,左右殿则分别奉祀着“文安尊王”(许远)、“武安尊王”(张巡)塑像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座文峰宫古时还是文峰社学的所在地。

    为什么前黄村历史上会出那么多的贤人达士呢?黄惠龙称:“这与古代前黄的文峰社学有极大关系。社学的创办使书香浸润了百户千家,推动了这一区域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。”黄惠龙表示,“文峰”乃前黄黄氏的堂号,也是前黄的代称。“社学”则是古代地方政权奉朝廷诏命在乡间设立的“教童蒙始学”的学校,其性质为官倡民办。凡拟聘的教师,一律要经县提学官考选合格后才能录用。据《惠安政书》记载:“县北忠恕乡德音里六都的社学有:芹水、文峰、后彰、师古……”明万历元年(1573年)秋,文峰社学创办于前黄村东部的文峰宫。当时教的是《百家姓》《千字文》,又兼经、史、历、算等,同时教学朝廷颁发的“制御大诰”及“律令”等,凡当地15岁以下的“蒙童”皆可入学。

    文峰社学自明万历元年开学,直至清光绪二十七年(1901年)才宣告解散,历经328年。在这期间,前黄村涌现了大批文武人才,除了黄文惠、黄云蒸、黄瑶观外,诸如黄元亨、黄开先、黄瑞鳌、黄正元等,皆是济世良才。

    在前黄村如今依然保存着一条东西走向的清末民初古街,一家紧挨着一家的店铺,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繁华。条石板铺就的街道,红砖白石墙体的房屋,依稀可见旧时的风情民俗。村落中,还散落着不少明清时期文、武馆的遗址遗迹。正如黄云蒸在《陇州志·序》中所称的:“溯往可以知来,镜古可以灼今”,前黄村的历史遗痕,应该能给当下的人更多的启迪与感悟。

【责任编辑:赖闽荣】